王琦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电力系统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电力系统频率稳定与负荷控制 Email: wangqi@seu.edu.cn |
教育经历:
2013.09-2017.01 |
博士,东南大学,电气工程 导师:李扬教授汤奕教授 |
2014.07-2015.08 |
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电气工程 导师:Prof.Saifur Rahman,IEEE Fellow,IEEE PES主席 |
2011.08-2013.06 |
硕士,东南大学,电气工程 导师:汤奕教授 |
2007.08-2011.6 |
学士,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个人简介:
王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42篇,其中SCI收录JCR一区检索论文21篇,国内本领域高水平期刊论文10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2项。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IET Smart Grid》等7个国内外期刊编委/副编辑/青年编委,IEEE PES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分委会秘书,东南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
l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随着电力基础网络和电力信息通信网络联系的日益紧密,传统仅基于电力系统物理联系的分析与控制研究的局限性凸显。大量的数据采集设备、计算设备和电气设备通过电网、通信网两个实体网络互连,电力系统已具备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的基本特征,成为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从系统构成角度,电力CPS主要由电力物理层、通信层和信息层构成,三层之间的信息采集与交互可实现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与控制。电力CPS环境下,电力物理层中源-网-荷之间的构成与互动形式较以往趋于复杂,而电力通信网络层的扰动和故障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电力物理层。因此,针对电力CPS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如何利用电力CPS的信息层为更精确有效的全网优化控制提供支撑;如何降低或规避通信网络层传输信息时引入的安全风险。
l电力系统网络安全
电力CPS信息侧故障可能会降低电网运行控制可靠性的问题不容忽视,甚至存在通过恶意网络攻击引起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大规模连锁故障的可能,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陆续发生了多起由网络攻击导致的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电力系统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恶意组织或敌对国家攻击的首要目标之一,其不仅在地理和网络空间上广泛分布从而存在防范难度,而且在知识架构上相互交叉需要信息与物理的深度融合。现实中网络攻击乃至“电力战”带来的严重后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并对其防御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传统针对信息领域(如互联网)的网络攻击不同,针对电力CPS的网络攻击目的不仅限于通过窃取和操纵信息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更注重破坏电力物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大规模电力供应中断等严重后果。因此,针对电力CPS网络攻击和防御的研究与传统的网络空间攻击与安全防护存在不同,更应以电力物理侧的功能削弱和恢复效果为最终目标。电力CPS安全研究需考虑信息侧业务对物理侧功能的支撑和影响,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思路,探究攻击在信息侧和物理侧传播和作用机理,从建模、评估、检测和防御等方面构建全面的电力CPS网络安全防护理论。
l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现代电网出现的区域交直流互联、电力电子化和信息物理融合等新特征,对电网分析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传统分析方法重视暂态稳定问题的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在处理多因素耦合及复杂非线性问题时存在难度。近年来数据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据模型方法在现代电网问题的分析中崭露头角,在解决动态问题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非线性环节建模等方面体现出优势,但其性能受数据质量、充裕度及算法的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考虑到物理模型方法与数据模型方法天然的互补性,如何有效融合二者优势,突破传统分析方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l电力系统频率稳定与负荷控制
随着大规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建设的推进,复杂大受端电网发生大功率缺额导致频率异常波动的风险增加。以华东电网为例,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因特高压直流闭锁造成的频率跌落事故,其中“9·19”锦苏直流双极闭锁事故造成功率缺额4.9GW,频率最高跌幅达0.41Hz;“10·20”宾金直流单极闭锁事故造成功率缺额3.7GW,频率最高跌幅达0.24Hz。受电比例增高也间接降低了受端电网传统电源调节能力。将负荷控制技术与传统电源控制技术有效协调,可极大地提升对电网频率的支撑能力。随着电力CPS建设的推进,高速通信网络和广域量测系统为基于全局信息的分析与控制手段奠定了基础,然而也对信息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在兼顾广域信息的充分利用及广域通信的失效风险的基础上,探寻在线时间尺度的电网频率态势高精度分析手段,并研究能够提高电网暂态频率稳定性的负荷协调控制技术。
论著:
专著
[1]王琦,李峰,汤奕 著.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23.
期刊论文
[1]J. Hu,Q. Wang, Y. Ye and Y. Tang. High-resolution real-time power systems state estimation: a combined physics-embedded and data-driven perspective[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25, 40(2):1532-1544. (JCR一区,IF=6.5)
[2]J. Hu,Q. Wang, Y. Ye, Z. Wu and Y. Tang. A high temporal-spatial resolution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method for online DSA[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24, 39, (1):877-889. (JCR一区,IF=6.5)
[3]J. Hu,Q. Wang,Y. Ye and Y. Tang.Toward online power system model identification: a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23,38,(3):2580-2593. (JCR一区,IF=6.5)
[4]Z. Liu,Q. Wang, Y. Ye and Y. Tang.A GAN-based data injection attack method on data-driven strategies in power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2022,13(4):3203-3213. (JCR一区,IF=8.6)
[5]Q. Wang, Z. Liu and Y. Tang. SCCO: a state-caching-based coagulation platform for 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 evalu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2021, 12(2):1615-1625. (JCR一区,IF=8.6)
[6]Q. Wang, F.Li, Y.Tang and Y. Xu. Integrating model-driven and data-driven methods for power system frequency st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ntrol[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9, 34(6):4557-4568.(JCR一区,IF=6.5)
[7]S. Wu,Q. Wang, Q. Chen, C. Yu and Y. Tang. Cyber-physical integrated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sidering spatial-temporal flexible resources[J].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2024, 9(3):142-156. (JCR一区,IF=8.7,通信作者)
[8]F. Li,Q. Wang, Y. Tang, Y. Xu and J. Dang. Hybrid analytical and data-driven model based instance-transfer method for power system online transient stability assessment[J].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4, 10(4):1664-1675. (JCR一区,IF=6.9,通信作者)
[9]董昱,周劼英,张晓,刘苇,王琦.新型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12-26], 1-14.(EI,通信作者)
[10]张涛,费稼轩,王琦,邵志鹏,蔡星浦.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跨域攻击协同防御架构及机制研究[J].电子学报,2024,52(04):1205-1218.(EI,通信作者)
[11]刘增稷,王琦,薛彤,汤奕.电力系统中数据驱动算法安全威胁分析及应对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3, 43(12):4538-4554.(EI,通信作者)
[12]陈家琪,王琦,汤奕,摆世彬.考虑双侧特征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异常检测方法[J].电网技术, 2022, 46(06):2339-2348.(EI,通信作者)
[13]崔晗,薛彤,王琦,汤奕.针对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投毒后门攻击方法与检测方案[J].电网技术,2024,48(12):5024-5033.(EI,通信作者)
[14]于昌平,王琦,吴舒坦,贺全鹏.考虑负荷时空迁移的5G基站与配电网协同优化运行[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4, 44(12):195-203.(EI,通信作者)
[15]C.Miao,Q. WangandY.Tang. A gas-thermal inertia-based frequency response strategy considering the suppression of a second frequency dip in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J].Energy. 2023, 263:125880. (JCR一区,IF=9,通信作者)
[16]C. Miao,Q. Wangand Y. Tang.A multi-energy inertia-based power support strategy with gas network constraints[J].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2023,8(2):1-18.(JCR一区,IF=8.7,通信作者)
[17]Z.Wu,Q. Wang,J.Hu, Y. Tang and Y. Zhang.Integrating model-driven and data-driven methods for fast state estim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22, 139:107982.(JCR一区,IF=5,通信作者)
[18]H.Wang,Q. Wang, Y.Tang and Y. Ye. Spatial load migration in a power system: Concept, potential and prosp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22, 140:107926.(JCR一区,IF=5,通信作者)
[19]Q. Wang, C. Miao and Y. Tang. Power shortage support strategies considering unified gas-thermal inertia in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J].Applied Energy, 2022, 328:120229. (JCR一区,IF=10.2)
[20]W. Sun,Q. Wang, Y. Ye and Y. Tang. Unified modelling of gas and thermal inertia for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type reserve procurement[J].Applied Energy,2022, 305:117963.(JCR一区,IF=10.2,通信作者)
[21]钱胜,王琦,颜云松,封科,夏海峰.计及网络攻击影响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方法[J].电力工程技术, 2022, 41(03):14-21.(中文核心,通信作者)
[22]Q. Wang, X. Cai, Y. Tang and M. Ni. Methods of cyber-attack identification for power systems based on bilateral cyber-physical infor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21, 125:106515.(JCR一区,IF=5)
[23]F.Li,Q. Wang, Y.Tang and Y. Xu. 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critical clearing time prediction based on a model-driven and ensemble cost-sensitive data-driven sche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21, 125:106513.(JCR一区, IF=5,通信作者)
[24]N.Yi,Q. Wang, L.Yan, Y. Tang and J. Xu. A multi-stage game model for the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 from attacker’s perspective[J].Sustainable Energy, Grids and Networks,2021, 28:100541.(JCR一区,IF=4.8,通信作者)
[25]李峰,王琦,胡健雄,汤奕.数据与知识联合驱动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 41(13):4377-4390.(EI,通信作者)
[26]孙维佳,王琦,汤奕,丁茂生.考虑气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 45(15):11-20.(EI,通信作者)
[27]Q. Wang, Z. Yu, J. Dai, Q. Yan, L. Fan and Y. Tang. Two-stage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for PV plants based on variable droop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20, 107(2):250-271.(IF=1.1)
[28]陶苏朦,王琦,赵奇,李亚平,汤奕.大功率缺失下频率响应负荷聚合建模与分散控制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0, 40(02):182-188+1.(EI,通信作者)
[29]蔡星浦,王琦,黄建业,李周.电力系统网络攻击信息物理双层协同紧急控制方法[J].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 3(06):560-568.(EI,通信作者)
[30]Q. Wang, W.Tai, Y.Tang, M. Ni and S. You. A two-layer game theoretical attack-defense model for a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 against power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19, 104:169-177.(JCR一区,IF=5)
[31]Q. Wang, C. Zhang, L. Y, Z. Yu and Y. Tang. Data inheritance–based updat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ient frequency prediction for a power system[J].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Energy Systems, 2019, 29(6):1-16.(IF=1.9)
[32]Q. Wang, W.Tai,Y.Tangand M. Ni.Review of the 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 against the 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J].IET Cyber-Physical Systems: Theory & Applications, 2019, 4(2):101-107.(IF=1.7)
[33]王琦,李梦雅,汤奕,倪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网络攻击与防御研究综述(一)建模与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43(09):9-21.(EI,领跑者5000顶尖学术论文)
[34]王琦,邰伟,汤奕,倪明.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研究综述[J].自动化学报, 2019, 45(01):72-83.(EI)
[35]蔡星浦,王琦,邰伟,刘科研.基于多阶段博弈的电力CPS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防御方法[J].电力建设, 2019, 40(05):48-54.(中文核心,通信作者)
[36]贺全鹏,刘苇,杨维永,魏兴慎,王琦.针对负荷重分配攻击的移动目标防御策略[J].中国电力, 2024, 57 (09): 44-52.(中文核心,通信作者)
[37]王琦,李峰,汤奕,薛禹胜.基于物理-数据融合模型的电网暂态频率特征在线预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19):1-9.(EI)
[38]Q. Wang, M. Pipattanasomporn, M. Kuzlu, Y. Tang, Y. Li and S. Rahman.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electric power grids[J].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16, 10(2):477-486.(IF=2)
[39]汤奕,王琦,邰伟,陈彬,倪明.基于OPAL-RT和OPNET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实时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23):15-21+92.(EI,通信作者)
[40]汤奕,王琦,倪明,梁云.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的网络攻击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06):148-151.
[41]汤奕,王琦,倪明,薛禹胜.电力和信息通信系统混合仿真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23):33-42.(EI,通信作者)
授权或受理国家发明专利
[1]王琦,刘增稷,汤奕.一种电力信息物理系统联合仿真平台及其同步方法[P].中国: ZL109977541B, 2023-03-31.
[2]王琦,陈家琪,汤奕.基于状态估计残差分布描述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方法及其系统[P].中国: ZL114666153B, 2022-11-18.
[3]王琦,蔡星浦,汤奕.一种序列-数据联合驱动的配电网CPS网络攻击辨识方法[P].中国: ZL111953657B, 2022-06-24.
[4]王琦,吴舒坦.一种考虑区域相似性的中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P].中国: ZL115130327B, 2025-02-18.
[5]王琦,缪蔡然.一种计及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的调频方法[P].中国: ZL114741988B, 2025-02-18.
[6]王琦,缪蔡然.一种计及综合能源系统热惯性灵活退出的调频方法[P].中国: ZL114741893B, 2025-02-18.
[7]王琦,吴忠,贺全鹏,汤奕.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目标防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中国: ZL115694904B, 2024-12-03.
[8]孙维佳,王琦,汤奕.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中气热系统惯性特征的评估方法及模型[P].中国: ZL113283107B, 2024-11-05.
[9]孙维佳,王琦,汤奕.一种基于气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系统和装置[P].中国: ZL113298396B, 2024-06-18.
[10]王琦,蔡星浦,汤奕.一种基于信息物理双侧数据的电力运行状态白名单生成方法[P].中国: ZL111950853B, 2024-05-31.
[11]王琦,吴舒坦,钱俊良,周吉.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量测数据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P].中国: ZL116317094B, 2024-03-19.
[12]孙维佳,王琦,汤奕.一种基于气热惯性的两阶段多备用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P].中国: ZL113256009B, 2023-11-28.
[13]王琦,缪蔡然.一种计及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的综合能源惯性支撑方法[P].中国: ZL114881416B, 2023-05-30
[14]王琦,贺全鹏,周吉,钱俊良.一种基于备用线路灵活切换的移动目标防御方法[P].中国: ZL114978775B, 2022-11-18.
[15]李峰,王琦,胡健雄,汤奕,段方维,刘芮彤.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直流输电系统设备参数辨识方法[P].中国: ZL112949036B, 2022-11-08.
[16]王琦,薛彤,汤奕.针对电力系统数据驱动算法的后门攻击影响评估方法及其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P].中国: ZL114726622B, 2022-11-01.
[17]王琦,刘昊宇,汤奕,钱俊良,周吉.一种数据中心时空转移潜力挖掘与评估方法[P].中国: ZL114936240B, 2022-11-01.
[18]王琦,刘昊宇,汤奕,周吉,郝珊珊.一种基于数据中心时空转移特性的日前调度方法[P].中国: ZL114936810B, 2022-10-18.
[19]王琦,蔡星浦,汤奕.考虑网络攻击影响的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双层策略优化方法[P].中国: ZL111314387B, 2022-08-12.
[20]孙维佳,王琦,赵阿南,汤奕.一种网络安全主动防御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P].中国: ZL113395274B, 2022-07-05.
[21]李峰,王琦,汤奕.一种基于EEAC和ELM的电网临界切除时间预测方法[P].中国:ZL113067352B,2022-07-05.
[22]王琦,陶苏朦,汤奕.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P].中国:ZL110190630B,2022-06-03.
[23]王琦,王洪儒,刘湛湛,亓臻康,陈宇,雷宇通,汤奕.一种源网荷频率响应系统[P].中国:ZL108667047B,2022-04-05.
[24]王琦,袁泉,汤奕.一种考虑延时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动态建模方法[P].中国:ZL108509751B,2022-02-15.
[25]李峰,王琦,汤奕.一种基于ELM和TF的电网暂态稳定快速评估方法[P].中国:ZL108053128B,2021-07-09.
[26]王琦,蔡星浦,邰伟,汤奕.一种面向电力系统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双层防御方法[P].中国:ZL107819785B,2020-02-18.
[27]王琦,徐筝,汤奕,李峰.一种通信故障对电网实时负荷控制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P].中国:ZL105741028B,2019-10-25.
[28]王琦,汤奕,李峰.一种基于变时间窗同步方式的电力通信系统联合仿真平台及其同步方法[P].中国:ZL105740527B,2019-05-31.
[29]王琦,汤奕,李峰.一种自适应同步方式的电力通信联合仿真平台及其同步方法[P].中国:ZL105740528B,2019-05-17.
[30]汤奕,李峰,王琦,陈斌,倪明.一种电力通信混合系统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P].中国:ZL105184029B,2018-06-26.
[31]汤奕,王琦,李峰.一种风电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动作序列确定方法[P].中国:ZL103489137B,2016-08-31.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络攻击下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感知内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2025.1~2028.12,48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面向多维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防御关键技术及系统
2024.12~2028.11,278.1万元,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频率态势预测及负荷紧急控制技术
2018.1~2020.12,22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4)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科技部,综合能源高效协同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2021.1~2023.12,60万元,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5)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互联大电网高性能分析和态势感知技术
2018.7~2021.6,167万元,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分析与控制技术
2023.01~2024.12,200万元,结题,子任务负责人;
7)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科技部,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分析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017.7~2021.6,214.2万元,结题,子任务负责人;
8)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一二次混合仿真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2024.2~2025.6,369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9)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电力监控系统信息物理攻击协同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2023.12~2025.12,在研,项目负责人
10)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新型电力系统惯量在线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3.1~2024.12,在研,项目负责人
11)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机理-数据-知识融合的电力科学计算基础技术研究
2024.6~2025.12,在研,项目负责人
12)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设备指纹识别的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2020.1~2021.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3)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计及信息物理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一二次融合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2021.1~2022.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4)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CPS视角下的电网控制系统可靠性与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2020.1~2021.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5)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能源综合服务站为枢纽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规划评估及运行策略关键技术
2020.1~2021.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6)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遭受信网恶意攻击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1~2021.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7)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针对网络攻击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协同运行态势感知与主动防御方法研究
2018.8~2020.12,结题,项目负责人
18)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复杂配电网建模与数模混合仿真技术研究
2018.8~2020.12,项目负责人
19)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快速需求响应应对大功率缺失的调度策略研究
2017.4~2019.12,结题,项目负责人
20)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2018.1~2019.12,结题,项目负责人
21)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前瞻项目,源网荷系统恶意攻击模式研究
2018.1~2019.6,结题,项目负责人
2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应对多直流连续换相失败风险的系统保护方案研究
2017.05-2018.12,结题,项目负责人
23)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面向电力系统控制中心应用的信息物理耦合建模与评估
2017.3~2019.12,结题,项目负责人
荣誉奖励:
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2024连续三年入选
2)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2024年
3)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
4)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创新一等奖,2023年
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2023
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2024
7)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2024(指导教师)
8)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24
9)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2019年
10)东南大学优秀班主任标兵,2019年
11)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2020年
教学:
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全校公选,秋学期)
生产实习(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短学期)
大电网技术(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春学期)
智能电网(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秋学期)
电力信息技术(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秋学期)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春学期)
MATLAB应用与实践(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短学期)
人才培养:
博士研究生:
2017级:李峰(2021年毕业,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
2018级:刘增稷(2022年毕业,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
2021级:胡健雄(2024年毕业,就职于温州大学)、王洪儒(2024年毕业,就职于河海大学)
2023级:王亚伦
2024级:吴舒坦
硕士研究生:
2016级:邰伟、李梦雅(国奖)、刘增稷、崔晗
2017级:陶苏朦(国奖)、孙大松、俞志鹏、张超明
2018级:蔡星浦(国奖)、王洪儒、胡健雄
2019级:孙维佳(国奖)、陈家琪、钱胜
2020级:刘昊宇、吴忠、薛彤、吴兆宇
2021级:吴舒坦(国奖)、缪蔡然(国奖)、夏宇翔、马煜承
2022级:张子毅、贺全鹏、于昌平、李一诺
2023级:张静、宋嘉雯
2024级:李昕、侯世一
2025级:朱荣稼、娄明琦
其他:
中国田径协会认定马拉松大众一级选手(全程马拉松成绩:3小时29分)
东南大学教职工篮球校队成员